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概 况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研究中心 国际交流 院地合作 研究生培养 创新文化 相关研究所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第一百六十一期精品讲座(图)-Bill Hansson教授
发表日期: 2019-04-18 来源: 科研教育处
打印本页 字号: 关闭

  201944日,德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非洲科学院等多个科学院院士,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所长、马普学会副会长Bill Hansson教授应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院士邀请做了题为“Smelling to Survive - Continued Stories from Drosophila Olfactory Neuroecology”的学术报告,此报告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品讲座系列报告之一。 

  Bill Hansson教授1988年获瑞典隆德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现任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所长,是国际上昆虫进化神经行为学、化学生态学等领域的著名专家。Hansson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在昆虫-昆虫以及昆虫-植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神经行为学机制研究。他以沙漠蝗、果蝇、烟草天蛾、蚂蚁等模式昆虫为模型,通过研究环境嗅觉刺激是如何被昆虫外周系统感知和传递、昆虫的脑又是如何处理外周传入的嗅觉信息并最终指导行为的变化等问题,解析了昆虫嗅觉行为的神经机制和进化关系,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CellPNASCurrent BiologyNeuron等众多国际知名刊物上。基于他在嗅觉等方面的突出成就,Hansson教授曾获得很多学术荣誉和奖项,并先后当选英国皇家昆虫学学会荣誉会员、非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农林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与文学学院院士等,在多个学术组织和顾问委员会任要职,同时任Insect Science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等学术期刊编委。 

  本次报告中,Hansson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多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他首先介绍的是关于甲醇与乙醇摄入对果蝇交配行为的影响,并从外周受体鉴定与中枢神经机制等方面进行行为神经调控机制的解析。之后Hansson教授介绍了他们在超过90种果蝇中进行的嗅觉与视觉的比例关系研究,他们发现嗅觉中心触角叶与视觉中心视叶的大小存在明显的权衡关系,并推测这些形态特征的进化与其生境和行为特征的关系。最后Hansson教授介绍了他们在多年经验积累基础上,采用新技术建立的果蝇行为检测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果蝇会被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能自由活动和飞翔,同时他们还在开发对果蝇自由活动过程中的脑内神经活动实时记录平台,相信这个平台开发成功后将极大的推进昆虫神经行为学的研究进展。 

  Hansson教授和他团队出色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在座老师和同学的广泛兴趣,大家就果蝇行为、化合物检测、神经机制解析、新技术平台运行原理等问题跟他进行了积极地互动和讨论。本次讲座由康乐院士主持。 

Bill Hansson教授在报告中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4346 传真:(+86)10-8450412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