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概 况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研究中心 国际交流 院地合作 研究生培养 创新文化 相关研究所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第四十三期精品讲座(图)- Spang教授
发表日期: 2012-05-22 来源:
打印本页 字号: 关闭

  2012年5月7日,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的Anne Spang教授,应邀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做了题为“Intracellular traffic in C. elegans”的学术报告,此报告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品讲座系列报告之一。 

  Spang教授1996年在德国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被瑞士巴塞尔大学分子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聘为教授。Spang教授的实验室主要以酵母和秀丽线虫为模式生物,来研究蛋白质和mRNA在细胞内的运输以及精确定位的分子机制,实验室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CellScienceEMBO JournalJournal of Cell B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2005年她获得德国细胞生物学会颁发的Walther Flemming奖章,2009年被评选为EMBO会员,同时她还担任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期刊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此次讲座中,她主要介绍了早期内胞体向晚期内胞体转变的分子机制。从早期内胞体向晚期内胞体的顺序转变需要两种小GTPases的协调激活:Rab5和Rab7。早期内胞体向晚期内胞体的过渡可能由转运囊泡协助发生,也可能由Rab的转变介导。其研究表明,在秀丽线虫类巨噬细胞体系中,早期内胞体向晚期内胞体运输过程的分子机制就是上述两种Rab分子的转变,这个过程中,内胞体膜上的Rab5的消减与Rab7的增多伴随发生。不仅如此,她的实验室还发现SAND-1/Mon1是后生动物中Rab分子转变的关键因子,SAND-1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双重角色。因为SAND-1/Mon1控制了RAB-5和RAB-7在内胞体膜上的定位,因此,它可以看作是早期内胞体向晚期内胞体转变的开关。最后她还结合自己丰富的科研经验,与在座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探讨了科研的心得。

Spang教授在报告中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4346 传真:(+86)10-8450412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61